昨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14年省委一號文件共分8個部分30條,每個部分都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強調體制機制創新,在相關政策和工作部署上亮點多、措施實,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多權同確 讓土地資源變資本
  關鍵詞: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
  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盡可能確權確地,也可以確權確股,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文件提出,今年55個省級試點縣(市、區)要全面完成,60個重點縣(市、區)全域開展,其餘縣(市、區)全面啟動。在具體工作上,強調以縣為單位統籌農村各類產權“多權同確”。目前,除成都市已完成外,有19個市(州)和112個縣(市、區)均成立了確權登記領導小組。
  關鍵詞:交易市場
  產權確權之後如何流通?文件提出,建立產權流轉交易市場。
  在交易平臺上,主要是兩個層面,一是在有條件的中心城市搭建區域中心交易平臺,聯網運行、網上交易,便於整合資源,同時擴大市場半徑;二是建立縣(市、區)承包土地經營權等產權流轉平臺。與此同時,鄉鎮設服務站、村上設信息員,同時明確縣(市、區)層面建立農村產權糾紛仲裁機構,鄉鎮層面做好糾紛調解工作;同時,鼓勵發展產權評估、抵押擔保等中介服務組織。
  關鍵詞:農民財產權
  通過盤活農戶各類產權,通過出租、轉讓、入股、抵押、擔保等方式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針對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研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辦法,啟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造試點,探索建立村級集體資產股份制組織。
  構建產業體系 著力解決“舌尖上的安全”
  關鍵詞:糧食保障
  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了全省確保糧食總量平衡,保障口糧基本自給的總要求,對探索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推進糧油高產創建、糧食產業示範基地和豐產示範工程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大宗農產品收儲、發展特色農業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安排。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
  文件提出,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縣、鄉級人民政府績效考核,加強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檢測體系和能力建設,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縣創建。
  關鍵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例如示範性家庭農場,合作聯社。另一方面,擴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培育更多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和農業職業經理人。
  建設美麗新村 創造農民幸福生活
  關鍵詞:新村建設
  把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指標,推動新村聚居點建設、綜合體建設、舊村落改造和傳統村莊院落保護;堅持保護耕地,保持鄉土氣息,傳承農耕文化;加快彞家新寨、藏區新居、巴山新居建設。
  關鍵詞:公共服務
  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成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目錄進行合併。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系統。擴大大病保險試點。大力發展農村養老服務。
  連片扶貧 全省2014年減貧120萬人
  關鍵詞:扶貧攻堅
  致富先要脫貧。我省是全國扶貧攻堅的重要區域,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彞區、高原藏區四大片區貧困人口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貧困程度深、扶貧任務重。文件指出,繼續推進“五大扶貧工程”,尤其是推進“四大片區”扶貧攻堅。2014年,四川計劃減貧120萬人,其中“四大片區”減貧60萬人。
  關鍵詞:建立精準扶貧機制
  文件指出,要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做好戶建卡、村造冊、鄉立簿、縣歸檔工作,要求完善貧困農戶信息系統,逐戶制訂幫扶措施,確保扶貧到村到戶;明確貧困縣工作考核以減貧、農民增收、生態保護和公共服務為主要指標。
  關鍵詞:創新社會參與機制
  要求全面落實企業扶貧捐贈稅前扣除、各類市場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等相關支持政策;明確堅持幹部駐村幫扶,把駐村入戶扶貧作為培養鍛煉幹部的重要渠道;提出搭建信息平臺,探索管理機制,規範社會扶貧,廣泛開展“結對認親、愛心幫扶”活動。
  權威聲音>>>
  農民增收才是發展硬道理
  省扶貧移民局副局長劉兵:
  農民增收始終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在2013年,全省首次實施書記縣長責任制,實踐表明,這是強化“三農”工作領導、推動“三農”工作落實的一個好辦法,今年,我省將繼續推動書記縣長負責制,運用好農民增收縣(市、區)委書記和縣(市、區)長負責制考核結果,以激勵考評的方式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開展。
  改革創新 試點先行
  省委農工委副主任楊新元: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個探索未知的過程,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要在加強整體規劃的背景下,先選擇若干地方進行試點,有序進行探索,總結出可複製、能推廣的改革經驗。但無論是面上推進,還是點上試驗,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都要守規矩、講程序。
  竇萍 本報記者 粟新林
  同步播報>>>
  全省首單: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
  本報訊(記者 趙一) 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重要內容。對於溫江區紅花紫薇花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朝建來說,昨天他就享受到這種創新帶來的實惠,在省、市、區農業部門的共同見證下,郭朝建代表合作社與成都銀行簽訂了貸款合同,獲得了62萬元的融資貸款,這也是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和省農業廳等聯合下發《四川省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工作方案》後,全省簽下的第一單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合同。
  跑貸款,曾讓郭朝建感到很頭疼,但這一次卻特別輕鬆快捷。從評估到擔保,直至簽訂貸款合同,僅僅用了一周之間,且貸款利率和評估、擔保的費用都減半。郭朝建融資難問題的解決,緣於《四川省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工作方案》的頒佈。
  該《方案》旨在探索金融服務的新途徑和新模式,推動農村要素市場發展,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產權流轉,加快農村適合流轉的用益物權向資本轉化,完善農村金融市場。這一試點,被視為具有歷史意義的“破冰之舉”。根據《方案》,溫江區成為全省9個先期試點縣(市、區)之一。
  取得這筆貸款,郭朝建經歷了三個步驟。首先是頒證。今年1月21日,相關部門為合作社頒發了《農村土地經營權證》,業主規模經營面積122.53畝,主要分佈在萬春鎮永和村、幸福村和金星村,經營時間15年以上。其次是評估。評估公司、擔保公司、銀行和區級相關部門、農村基層幹部、農戶代表深入業主基地,經綜合評定,這塊土地經營權價值88.11萬元。第三是篩選擔保公司和融資銀行。最終成都銀行根據評估價值,為合作社提供了62萬元的融資貸款。
  省農業廳產業處副處長王波說,我省有8500多家龍頭企業,5500多個家庭農場,農業專合社3.5萬個,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1.2萬戶,溫江區簽下首筆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為全省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嘗試。  (原標題:盤活農戶各類產權 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qapnnrui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